close
十多年前赴成都参加一個專業的國際研討會,参加者來自世界各國,大多數是公司研發人員與大學教授。
會議結束後,大會安排了一個工廠参觀的行程。 那時成渝高速公路剛通車不久,從成都走成渝高速公路到工廠,大約一個小時車程,與會人員分乘幾輛遊覽車前往。
來自大陸以外地區的人員集中搭乘一車,包括來自歐、美、曰、韓等國的外賓,而来自台灣的只有我和我的上司。
搭車時我坐在靠走道右邊比較前面的位置,右手邊是一位來自新加坡的年輕教授,十分親切風趣,完全沒有教授的架子,我們一路相談甚歡。
這位教授姓黃,可是名片上的英文名字卻帶了一個很奇怪的姓--OOI,我連發音都不知道要如何發,只好很冒昧的問他:「為什麼黃會變成OOI呢?」他跟我說:「因為是用福建話的發音翻過 來的。」
原來,大多數新加坡華人都是從福建移民過去,所以除了會英語和普通話(國語)之外,多數也會說閩南語。可是他們卻不稱閩南語為閩南語,而稱之為「Ho Gain wei」(福建話)。而且他們在工作場所交談時,常常是英語、普通話和福建話混著講,想起來也十分有趣。
晚上圍著大圓桌用餐時,我和幾位大陸人士就拿他的姓OOI來取笑他。我們說他是007的老大--001號情報員,大家要小心點。他也笑著說:「我已經很習慣被稱為001先生了。」
其實,我到現在還搞不清楚,為什麼閩南語的「黃」(ㄥ 二聲),翻成英文會變成「OOI」(午伊)?有誰可以為我解惑呢?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