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1960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,小朋友的玩具通常都是自製的,例如陀螺、沙包或竹槍等,要買也只能買像紙牌、彈珠、橡皮筋等便宜玩具。記得有一次在在鄰居家看到可以蓋房子的塑膠積木,好像是他們台北的親戚出國時買的,當時羨慕得不得了,長大後才知道那就是樂高玩具;於是工作後第一次去美國出差,就買了一盒帶有電動馬達的摩托車樂高,當時我的老大才三歲,這麼複雜的樂高當然是買給自己玩的,也許這就是一種自我補償的心理吧。雖然小時候沒有樂高可玩,但是我們家卻得到了比樂高更高級的進口塑膠組合玩具,現在想起來真覺得自己太幸運了。


因為我家信天主教,爸媽也在教堂幫忙打掃管理,賺點外快,所以每個禮拜天全家都上教堂。當時教堂有一位比利時來的中年神父,瘦高斯文又慈祥,常常會到教友家做家庭訪問,大家都很喜歡他。大約一年級時,神父在教堂開班,教我們幾個小孩拉丁文,其實可能只是教字母或者一點簡單的句子,但是我記得神父常常稱讚我。(直到現在年已半百,回想我所認識的親戚朋友同學中,好像沒聽說有人學過拉丁文的,所以這一段童年經驗實在非常特別。不過,現在的父母一定會很納悶,鄉下小孩子學拉丁文幹嘛?)


可能是爸媽在教堂幫忙的關係,而我們家孩子又都很乖,神父才會送我們家玩具,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咕咕鐘和一艘帆船。這兩樣都是非常精緻的塑膠組合玩具,現在回想起來,這些應該都是從神父歐洲老家寄來的,因為它們精緻的程度並不會輸給產自丹麥的樂高,或者時下的一些模型玩具。


咕咕鐘如果不算墜子,大小約25公分×20公分寬,咖啡色的尖頂五邊形。周圍是由葡萄藤與葡萄葉所組成,上方兩扇小門對開,中間有一隻咕咕鳥。雖然咕咕鳥不會動也不會叫,但是鐘內所有齒輪、彈簧都跟真的一樣,利用葡萄串造型墜子內的沙子重量,可以帶動齒輪旋轉,發出「滴答」的聲音,時針和分針也可以準確地運行。不但外型漂亮,功能也跟真正的壁鐘一樣。


至於帆船,船身長約40公分,是尖底的,桅桿高度略大於船身長,頂端還有一面三角形的旗幟;桅桿上掛著二張三角形的帆布,前面大、後面小,小帆布下方橫桿與尾舵以細繩相連結,所以尾舵的角度可以隨風向自動調整;甲板上還有救生圈、救生艇等配件。我記得帆布是黃色,船艙、甲板等是白色,船身則是咖啡色,非常漂亮,就跟電影裡外國人所駕的高級帆船一模一樣。組合完成後大夥兒非常興奮,可惜找不到夠大的水池可以試航,因為這船如果放進海裡,鐵定兩三下就被海浪打翻,小溪又太湍急,所以只能放在洗澡盆裡觀賞,後來就成為一個美麗的裝飾品,真是可惜。(有圖為證,以下所附照片,就是這艘帆船的鉛筆寫生,是我讀國中時畫的,請勿見笑,只是原來上面的旗子已經不見。)


其實個人的興趣很廣,包涵畫畫、音樂、史地、政經、科技等,但是高中分組時選擇了理工的甲組,考大學時選系也以機械相關科系為主,說不定就是這兩個組合玩具,在我幼年時的淺意識裡,發揮了啟蒙的作用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頑皮阿德 的頭像
    頑皮阿德

    銘德一村的野孩子

    頑皮阿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