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二八事件發生在1947年,到了1960年代,台灣社會省籍對立的情形依然很嚴重。可是唸小學的我們卻一點也感覺不出來,在學校,住眷村的外省孩子,與住街上、住山上、住海邊的本省孩子,全都打成一片,感情融洽,極少因為省籍問題引起摩擦。
- Mar 13 Fri 2009 16:40
林投樹上的城堡
- Mar 07 Sat 2009 12:29
猜墓粿
「猜墓粿」,台語發音接近「又猛貴」,是台灣民間清明掃墓習俗的一部份。因為1950到1970年代,台灣鄉下多數家庭都屬貧窮,所以每當清明掃墓祭拜結束,成群結隊的孩子便蜂擁到墓邊,向祭主要祭拜過的食物,祭主也認為來要食物的人愈多,先人就會庇佑家族更加興旺,所以通常來者不拒。祭拜的食物大多是粿類,祭主會要來排隊的孩子們猜猜看粿是紅龜的正面或反面,猜對了才給;粿品發完了,如果人潮未散,就發小菜、拼盤,此時會要孩子們猜銅板,看是人頭還是數字;如果猜到最後連小菜都分完了,有些祭主就直接分銅板,來者都有。所以這是台灣民間鼓勵富有人家接濟窮人的有趣習俗。
- Mar 06 Fri 2009 16:54
踩斷兩個肩膀
- Feb 28 Sat 2009 15:54
漫畫出租
- Feb 21 Sat 2009 11:45
軍用大卡車
一個夏日的午後,爸爸上班去了,媽媽正忙,哥哥姐姐也出去玩耍,四歲的我一個人閒極無聊,推開紗門一路閒晃。一會兒停下腳步觀察鄰居養的生蛋鴨下了幾個蛋,一會兒蹲下來看看路邊野草上的蚱蜢,要不然就邊走邊踢石頭。
- Feb 21 Sat 2009 11:41
美國T恤
- Feb 13 Fri 2009 17:10
沙灘烤地瓜
在台灣鄉下,稻田收割之後,農家常會大人小孩一群群的在田地裡「焢窯」烤地瓜,是農閒期間重要的親子休閒活動。以前曾在新竹縣鄉下住過幾年,也曾經和鄰居幾個家庭帶著孩子一起玩過幾次焢窯,那挖土砌窯的趣味與烤地瓜的香甜美味,都令人回味無窮。可是我們在海邊長大的孩子,就有不同的烤地瓜方法。
- Feb 07 Sat 2009 20:54
賺零用錢
- Feb 01 Sun 2009 20:15
溺水
家裡兄弟姊妹共五個,我排行老四。小時父母為了賺錢養家,以及打理三餐,必須整天忙祿辛苦地工作,所以我們這一代的小孩多半是「放牛吃草」長大的。說實話,樹林、田野、海邊,我們到底野到哪兒去了,父母根本沒時間管我們。對現今一些管教嚴格的父母來說,我們可能會都被視為「野孩子」,可是我們的孩子卻超級羨慕我們的童年。